2018年8月18日,博雅書院校友會〈雅風〉於新北市烏來,舉辦「夏日大作戰」-溯溪體驗活動,與冒險教育的專家-白浪戶外冒險學校合作,並特別邀請第三屆博雅人鄭富銘校友擔任領隊,為夏日大作戰規劃一系列的挑戰。
藉由溯溪過程中的挑戰關卡,讓許久不見的同學及新認識的學長姐學弟妹們一同攜手合作,回顧展翅營和APL的感覺,也創造彼此新的連結。
當天早上八點多,20名一到六屆的博雅人陸續出現在烏來加久寮溪旁的集合點,活動一開始大家先分享了自己的期待和當下的心情,除了一定要的玩得開心、玩得盡興,當然也要平安地出發、平安地回來。擔任領隊的富銘更特別分享了自己從事冒險教育的心得:「冒險是七分的把握與三分的未知」,安全的部分領隊們會為我們把關,希望我們全心的去體驗活動。
著裝完畢,一行人來到溯溪的起點,大家都迫不急待的跳入水中,溪水十分的涼爽,又不至於冰冷,在炎熱的天氣下十分消暑解熱。經過暖身之後,活動分為兩個小組進行,第一小組率先出發至當天的第一個關卡,第二小組則留在起點適應溪流與跳水體驗。
第一個關卡位於一個湍急的小瀑布,並分為兩個階段任務,第一階段的任務是「限制不能用手扶水邊的石頭,整隊要一起抵達瀑布的底部」。與瀑布本身相比起來,出發點的水流看似平穩,實際上水流的速度還是使人難以行走。
夥伴們簡單的互相討論了進攻策略後立即開始向前進,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選了一條水流最湍急的路線,面對艱難地決定,團隊仍由後往前,一個接一個撐住前面的夥伴,一路向前推送至水流平穩的地段,再一個拉一個直到全隊抵達小瀑布底端。
第二階段的任務是「依指定路線攀上湍急的小瀑布」。約有一層樓高度的小瀑布,又分為兩層,過程中被限制只能以Z字形向上移動,需要跨過湍急的水流,再向上移動。最初的一兩次嘗試都在中途被沖回起點,但幾次之後,終於發現可以行走的路線,並在中間與頂端的平緩區都有夥伴負責協助確保,經過一番苦戰,終於全員通關。
而第二個關卡則是「跨越陡峭的石頭」。這關讓大家十分熟悉,就好像大一體驗營時的翻越高牆,一回生二回熟,雖然歷時已久,還是非常順利的全員成功翻越。這時活動進入到休息時間,大家一邊泡在水裡「漂流」,一邊交流彼此的近況,氣氛十分的悠閒。在短暫的放鬆過後,富銘也不吝嗇地傳授大家「單人橫跨快速水流地帶」的技巧,以及分享溪流滑水道的私房地點讓大家體驗,就在不斷地嘗試橫渡與被水流沖走的過程中度過歡樂的休息時間。
下午活動進入高潮,迎接大家的第三個關卡是「要在不分開的情況下,橫渡比第一關更寬、更湍急的水域」。經過團隊討論之後,決定先進行第一次嘗試,夥伴們手拉手一個接著一個排成一直線向對岸前進,進行到一半時,前頭的人被湍急的水流沖走,導致隊形改變,但在莫名的帶動之下,團隊仍很快地到達對岸。
此時富銘拋出一個問題,問我們是否清楚當下的每一步的動作,並且是否跟我們的預想符合?在經過一番討論與重新計畫後,團隊決定再嘗試一次,這次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大家的每一步都走的更穩定也更緊密了,儘管經過湍流區的夥伴們仍會被水流沖走,但這次都能把被沖走的人拉回來,並成功抵達對岸。
最後的關卡是挑戰深潭跳水,在這裡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反應,有的興奮、有的緊張,但從高處往下跳的那一刻,還是會有所猶豫;儘管知道下方很安全,而且過程也只是一、兩秒的時間,但如何跨出那一步,每個人在心中都有不一樣的掙扎。
原本接著還有一道關卡等著大家,據領隊說這絕對會一生難忘的關卡,但由於夥伴後續時間安排上的限制,經過討論大家決定依原定時間撤退,儘管有些小小的遺憾,但遺憾總是為了下一次活動的期待。
關卡結束後到了反思的階段,在活動過程中看見彼此不同的觀點與不同的人格特質,從過程中發覺彼此的成長、改變與鮮少被發現的那一面;有些人是勇往直前的先鋒,有些人則是細膩關心身邊夥伴的支持者,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從夥伴們的回饋中可以發現,大家一開始因著許久不見,以及對於環境的陌生感,在溝通與行動的過程中難免有些不知如何互動,也發現大家在策略和行動上並不總是完全清楚每一個步驟該怎麼做,又或者會對夥伴伸出的手有些猶豫,不確定是否該拉住對方的手,還是可以自己繼續向前走。
不過經過前兩關的考驗,到了第三關時,大家就找到互相合作的信任感與方式了,接下來遭遇到的問題則在於溝通上的默契。在橫跨溪流時,有人先跨出去往前進,有些人則是自己採穩腳步,同時也穩住前面人的腳步;當前面的人已經踏出去並穩住腳步時,後面的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跟上,就造成前後的拉扯;儘管彼此的目標一致,向前的動力卻沒有往同一方向。因此如何清楚地溝通與引導這份動力,對於團隊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事。
聊到跳水的階段時,夥伴們也分享彼此的心境與遇到的問題。有些人需要安靜的環境,讓自己鼓起勇氣踏出那一步,有些人則需要他人的支持與帶動。站在跳水點的那一個人、後方的夥伴和那些已經跳入水中的夥伴,每個人的心境都不一樣。跳水者如何把需要支持的訊息傳遞給其他人,其他人又如何確認自己的支持是跳水者需要的東西,中間的溝通相當重要。
最後,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選擇繼續完成最後的關卡,還是讓團隊夥伴能夠趕上下一個行程也是大家共同面對的挑戰。最後決定不犧牲少數人的權益,因為所有參與的夥伴加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團隊。而這也是我們在書院生活中一直體驗與學習的「一個人可能走的快,一群人可以走很遠」;儘管這次留下遺憾,但未來還有機會可以再次一起挑戰。
「Pain and Gain」的特質透過這次的活動很真實地再次體現,一同面對挑戰,也從這些挑戰中學到許多重要的事。期待大夥兒十月再見!
「離開學校短短幾年,每個人所經歷的人、事、物都不盡相同,透過這次溯溪活動,再一次的把我們聚在一起,聊當年的種種;聊現在的近況;聊未來的規劃。」-第四屆校友金柏樞
「第一次在台北溯溪,有許多深刻的感受。無論是遊戲時的大笑還是準備跳深潭的恐懼都牢牢的記住了,謝謝你們讓美好的事情發生!」-第一屆校友翁書敏
「之前溯溪跳過一次更高的石頭,我是逞強而跳的,很不舒服。往下跳的意義是什麼呢?到底是承認自己不敢,越過人群走下來,還是一股腦往下跳比較勇敢呢?」-第二屆校友葉楚芸
「東海與博雅書院特殊的緣分讓我們即使不熟悉,但知道彼此是個好人,願意為彼此付出更多的關心問候與支持,我想這是東海人/書院生特殊的情誼吧!」-第五屆校友柯君翰
「師法大自然,面對祂給我們的課題,在一次又一次試煉中時而把自己交給夥伴,時而伸手抓住夥伴,並在其中與最後時時反思的真諦,也將意義推及至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,不管是工作崗位或是研究所,只要多一點留心,一點善念,有點想改變的念頭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。只要你/妳願意伸手。」-第二屆校友詹馥羽
撰稿:陳翊端
攝影:陳翊端、陳威艇、翁書敏、白浪戶外冒險學校
聯絡雅風:yafeng1102@gmail.com